项目介绍

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,服务可及性存在差距。为提升低资源地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能力,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以“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”为契机,通过“心.动”联动“防、治、康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益培训项目,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,优化资源配置。

一、培训对象

项目培训对象包括基层管理人员、心理健康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大众。培训对象集中在四个群体:

一是面向区县、乡镇政府机关管理者,企事业单位、学校等基层机构的管理者;

二是面向基层医疗卫生行业中非精神心理专业的医护人员、全科医生等;

三是面向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、社工、志愿者,以及各有关行业、有关机构中承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任务的人员;

四是面向社会大众。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企业,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。

二、培训目标

通过培训,使受训人员掌握以下技能。

(一)基层管理者能够了解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、政策、规范,使基层管理者树立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理念,发挥协同推动的作用。

(二)基层医疗卫生行业中非精神心理专业的医护人员、全科医生熟悉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相关的基础知识,了解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,初步了解识别和处置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知识及技能等。

(三)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、志愿者,掌握一般的人际沟通技巧和基本的心理干预方法,为一般人群、重点人群、特殊人群,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,协助解决日常心理问题;

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科普宣传能力,掌握基本的宣传方式方法,能够帮助服务对象链接到专业的精神心理服务资源。

(四)大众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,能够觉察自我心理状态,通过日常活动调适自我心理健康状态。

三、课程设置(见附表)

四、实施流程

第一,成立心·动中国公益项目国家级项目组,统筹项目运行。国家级项目办公室设在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,由培训拓展部牵头。

第二,各地卫生健康委或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行项目申报,确定活动城市、培训对象、场地和培训需求。

第三,各省根据项目审核结果,组织当地参训人员、协调场地,与国家项目组协调培训师资、培训场次和培训时间。每个申报项目地市根据培训大纲和内容结合当地需求组织2-3天培训。所有培训对培训对象免收培训费。培训对象根据各省需求从四类人群中选择,每场培训招收学员人数由各省酌定。

第四,国家级项目组承担师资差旅和讲课费,各省承担组织学员和场地相关费用,建议各地充分调动公共资源,利用学校、医院、机关会场、礼堂开展培训。

第五,项目预计每年支持约15个省份。争取2年覆盖全国。

项目联系人:

刘清利 17801352792

黄玉敏 13810283686

马乐娟 01064431291